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分数线(电子科技大学2022考研复试线)

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分数线,电子科技大学2022考研复试线

记者丨刘珂君 李宇欣

4月2日,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相继发布了2022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

相较以往,四川大学2022年强基计划招生在新高考省份有部分变化:入围控制分数线提升了10分。在培养方案方面,四川大学强基计划进一步明确了“首席专家制”:配备院士、杰出教授等一流师资力量,名师主持、学术主导,制定专门人才培养方案。

从招生简章看,电子科技大学2022年的政策基本维持稳定,招生省份增加了贵州。在人才培养上,电子科技大学将按“三制三化”模式培养强基计划人才,通过“书院制”、跨学院教授双聘的“双导师制”和“分流制”,探索培养具有学科交叉和学科驾驭的科技领袖人才。

四川大学2022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

(节选)

招生对象及报考条件

在我校强基计划招生的省份,符合2022年高考报名条件,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并有志于将来从事相关领域科学技术工作的高中毕业生均可申请报名。申请报名考生分为以下两类,不能兼报。

(一)第一类,高考成绩优异的考生;

(二)第二类,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高中阶段在全国中学生五大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全国总决赛获得二等奖及以上的考生。

招生专业及计划

四川大学强基计划招生专业为汉语言文学(古文字方向)、历史学类(包含历史学、考古学、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哲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工程力学、化学、生物科学、基础医学。各专业分省招生计划以四川大学强基计划报名系统公布为准。

各专业招生科类及选考科目要求如下:

报名方式

2022年4月8日至4月29日考生登录四川大学强基计划报名平台:

https://bm.chsi.com.cn/jcxkzs/sch/10610

按要求准确、完整地完成网上报名。报考我校强基计划的考生不能兼报其他高校强基计划。考生只能选报1个专业,不进行专业调剂。本次报名无需邮寄纸质申请材料。

培养方案

强基计划是服务国家战略的重大工程,为有潜质、有志向、有天赋的青年学生,配备一流的师资,创造一流的人才成长条件,以培养一流科技创新人才为目标,为国家重大战略领域输送后备人才。重要培养举措包括:

(一)本硕博衔接培养

按照人才成长规律,为入选强基计划的学生专门制定从本科到硕士、博士的人才培养计划。第三学年考核通过的本科学生,在第四学年开始实施本硕博衔接培养。本科阶段考核合格的学生可以按照国家当年的招生录取规定,直接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经过研究生中期考核后,转入博士研究生培养阶段。

强基计划学生本科阶段在规定的基础学科专业就读,打牢学科基础。进入研究生阶段,可以在本学科方向继续深造,成为基础学科高端研究人才,也可以转入专门为强基计划设计的交叉学科领域攻读研究生,成为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关键领域的高级创新人才。

(二)动态分流

强基计划学生实行动态分流管理,每学年/学期进行考核,将考核不合格学生分流到本专业普通班,同时将符合该计划特质的优秀学生补充进来。

(三)激励机制

1.施行“首席专家制”,配备院士、杰出教授等一流师资力量,名师主持、学术主导,制定专门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优质课程教学资源,让强基计划学生浸润在浓厚学术氛围中。

2.深化书院制-导师制-学分制培养,为学生提供优良的学习环境。采用“学业导师+科研导师”等制度,为每位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业指导和学术引领。强基计划学生优先参与导师科研项目,由导师指导科研训练。推进学分制,为学生自主决定修读进度、修读内容提供条件、给足空间。

3.拓宽国际视野。学校优先资助强基计划学生参加国内外交流学习。每位强基计划学生本科期间至少有一次参加国外或境外学术交流的机会,包括国际交换生、国际学术会议、国外高水平大学短期访学等。对接国家战略发展需求,学校支持相关学科专业与国内外知名大学联合培养强基计划博士研究生,鼓励学生获得国内外一流大学双博士学位,满足学生成长成才需要。

4.条件保障。为强基计划学生设立专项创新研究基金,支持强基计划学生参加国内外学科竞赛以及学术交流;对强基计划学生优先开放全校重点实验室、重大科研平台;在奖助学金、荣誉奖励、课程选修、图书资源等方面给予更多倾斜;优先选拔强基计划学生中的优秀博士毕业生留校任教,为其开展学术研究提供支持。

电子科技大学2022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

(节选)

招生对象及报考条件

电子科技大学安排强基计划招生的省份,以下两类考生均可申请报名:

第一类:高考成绩优异的考生

第二类: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

此类考生须获得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全国决赛一等奖、二等奖(获奖名单须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服务平台http://gs.cyscc.org公示),竞赛包括:

(1)中国数学奥林匹克(全国中学生数学冬令营)(中国数学会主办)

(2)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中国物理学会主办)

(3)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决赛)(中国化学会主办)

(4)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植物学会主办)

(5)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中国计算机学会主办)

备注:第二类考生须在高中阶段获得上述奖项,并在报名截止日前取得上述奖项的获奖证书。

招生专业及计划

备注:

(1)报考该校强基计划的考生不能兼报其他高校,详细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请登录电子科技大学强基计划报名系统查看。

(2)招生专业(类)名称及选考科目要求以生源地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公布为准。

报名方式

4月8日至30日,考生可访问电子科技大学强基计划报名平台并按要求完成网上报名。

同时,申请考生须符合生源所在地当年高考报名条件并参加全国统一高考。对于非高考综合改革省份,考生高考成绩(不含任何政策性加分,下同)须达到该省份本科一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合并录取批次省份以该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划定的相应分数线为准,下同);高考综合改革省份,考生高考成绩须达到其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划定的特殊类型最低录取控制参考分数线。

此外,对于符合报考条件且确认考试的第一类考生,其高考成绩满足上述要求时,电子科技大学将按照强基计划分省招生计划数的5倍,依据其高考成绩从高分至低分择优确定各省入围考生名单(末位高考总分相同都予以入围);对于符合报考条件且确认考试的第二类考生,其高考成绩满足上述要求时,可直接入围。

培养方案

在培养方式上,电子科技大学将按“三制三化”模式培养强基计划人才。即通过“书院制”,探索培养具有学科交叉和学科驾驭的科技领袖人才;通过跨学院教授双聘的“双导师制”,培养具备根植物理、引领工程的原始创新人才;通过“分流制”,达成强基计划人才培养目标。

相应地,学校通过构建“高水平国际关系伙伴平台”举措,落实强基计划本、硕、博各阶段人才培养的“国际化”;通过深化问题导引的探究式教学和配套的考核体系教改,落实人才培养的“小班化”;通过“项目驱动”的科研实践训练举措,达成“以学促研、以研促学、研学引领”的精英人才培养目标。

电子科技大学强基计划班的课程体系特色包括:

其一,增设旨在了解学科概貌、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实践体验,对标国家战略需求领域的“学科导论”课程群;

其二,构建了涵盖物理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核心课程群为主体的“强基基础课程群”,为学生面向国家需求、引领需求领域科技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其三,重点建设了以打破低年级学科和课程界限为目标,以及贯通专业始终、涵盖强基基础课程群、逐级递进的“融通型”和“贯通型”两类项目驱动的科研实践课程群。

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分数线(电子科技大学2022考研复试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河南考研网 » 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分数线(电子科技大学2022考研复试线)

赞 (0) 打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